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杖:用棍子打。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小菙则待笞,大杖则逃。”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
基础信息
拼音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注音ㄒ一ㄠˇ ㄓㄤˋ ㄗㄜˊ ㄕㄡˋ,ㄉㄚˋ ㄓㄤˋ ㄗㄜˊ ㄗㄡˇ
繁体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感情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对父母的态度。
近义词小受大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冠履倒置(意思解释)
- 好说歹说(意思解释)
- 径情直遂(意思解释)
-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解释)
- 目光短浅(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多谋善虑(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意思解释、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井中视星 |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
万家灯火 | 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
泪眼愁眉 |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