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之邦
![唇齿之邦](/d/file/titlepic/chengyu17806.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出处《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例子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06回:“为因朝天岭与贵处俱是唇齿之邦,不忍伤害许多生灵。”
基础信息
拼音chún chǐ zhī bāng
注音ㄔㄨㄣˊ ㄔˇ ㄓ ㄅㄤ
繁体脣齒之邦
感情唇齿之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比喻国家间关系密切。
近义词唇齿之国
英语states depending on each other as the lips and teeth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扬眉吐气(意思解释)
- 经邦论道(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唇齿之邦的意思解释、唇齿之邦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胸无大志 |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落叶归根 |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
无妄之灾 |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
鸥鸟不下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