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死问生
![吊死问生](/d/file/titlepic/chengyu14552.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吊:吊祭;问:问候,慰问。吊祭死者,慰问活人。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
例子《北史·循吏传·杜纂》:“吊死问生,甚有恩纪。”
基础信息
拼音diào sǐ wèn shēng
注音ㄉ一ㄠˋ ㄙˇ ㄨㄣˋ ㄕㄥ
繁体弔死問生
感情吊死问生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关心人民群众。
近义词吊死问疾
英语mourn for the dead and condole the bereav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落落大方(意思解释)
- 不敢苟同(意思解释)
- 反复无常(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释)
- 饱学之士(意思解释)
※ 吊死问生的意思解释、吊死问生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眼空一世 |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意惹情牵 |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
牛头不对马嘴 |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遥遥无期 |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难割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