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犯而不校犯而不校的意思
fànérjiào

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犯:冒犯;校:计较。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例子惠养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fàn ér bù jiào

注音ㄈㄢˋ ㄦˊ ㄅㄨˋ ㄐ一ㄠˋ

正音“校”,不能读作“xiào”。

感情犯而不校是贬义词。

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校”,不能写作“较”。

近义词唾面自干

反义词针锋相对、以眼还眼

英语be wronged but not to seek reveng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犯而不校的意思解释、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物阜民安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不敢苟同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离经辨志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颐指气使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狐死首丘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自强不息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喟然长叹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人心归向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举善荐贤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广阔天地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东扶西倒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正人君子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龙争虎斗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家破人亡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形影相随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出师不利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壮心不已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