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足圆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出处《陈书 高祖纪上》:“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足圆颅,万不遗一。”
基础信息
拼音fāng zú yuán lú
注音ㄈㄤ ㄗㄨˊ ㄩㄢˊ ㄌㄨˊ
繁体方足圓顱
感情方足圆颅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类。
近义词方趾圆颅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救世主(意思解释)
- 含辛茹苦(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方足圆颅的意思解释、方足圆颅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捻神捻鬼 |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
翩翩起舞 |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