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两便
![公私两便](/d/file/titlepic/chengyu11340.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出处《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例子沈从文《顾问官》:“名分上是催款,实际上就调剂调剂,可谓公私两便。”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sī liǎng biàn
注音ㄍㄨㄥ ㄙ ㄌ一ㄤˇ ㄅ一ㄢˋ
繁体公私兩便
感情公私两便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近义词公私兼顾、公私两利
反义词损公肥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骄生惯养(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冰解的破(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公私两便的意思解释、公私两便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空穴来风 |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