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两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公私两济”。
出处《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例子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公私两利政策之下,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爱护国家财产,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新华月报》1951年第5期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sī liǎng lì
注音ㄍㄨㄥ ㄙ ㄌ一ㄤˇ ㄌ一ˋ
繁体公私兩利
感情公私两利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近义词公私两济、公私两便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公私两利的意思解释、公私两利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畏首畏尾 |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