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共有无
![通共有无](/d/file/titlepic/chengyu25565.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互相接济;互通有无。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
例子宋·叶适《<归愚翁文集>序》:“方其家居,得朋友,通共有无,并坐接席,不知岁月迁改。”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gòng yǒu wú
注音ㄊㄨㄥ ㄍㄨㄥˋ 一ㄡˇ ㄨˊ
繁体通共有無
感情通共有无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互通有无、通无共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钜学鸿生(意思解释)
- 条入叶贯(意思解释)
- 怪模怪样(意思解释)
-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意思解释)
※ 通共有无的意思解释、通共有无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