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举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出处《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例子郭沫若《历史人物 屈原研究三》:“他主张德政,主张选贤举能,主张大一统。”
基础信息
拼音xuǎn xián jǔ néng
注音ㄒㄨㄢˇ ㄒ一ㄢˊ ㄐㄨˇ ㄋㄥˊ
繁体選賢舉能
感情选贤举能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辨形“贤”,不能写作“弦”。
近义词任人唯贤、量才录用、知人善任
反义词任人唯亲、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英语select and recommend the good men and able m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月明千里(意思解释)
- 攀龙附凤(意思解释)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腾声飞实(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选贤举能的意思解释、选贤举能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怪诞不经 |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