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官屈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出处《新唐书·杜审言传》:“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例子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
基础信息
拼音yá guān qū sòng
注音一ㄚˊ ㄍㄨㄢ ㄑㄨ ㄙㄨㄥˋ
感情衙官屈宋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鸥鸟不下(意思解释)
- 首身分离(意思解释)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衙官屈宋的意思解释、衙官屈宋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自拔来归 |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为万安计 | 为绝对安全着想。 |
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
黯然神伤 |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
异军突起 |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兴起。 |
解甲休兵 | 见“解甲休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