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受同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例子凡赃私的银,是与受同科的,他怎敢闹出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yǔ shòu tóng kē
注音ㄩˇ ㄕㄡˋ ㄊㄨㄥˊ ㄎㄜ
繁体與受同科
感情与受同科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长夜之饮(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与受同科的意思解释、与受同科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