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
![阅历](/d/file/titlepic/cidian112810.png)
词语解释
阅历[ yuè lì ]
⒈ 指过去所经历的事迹。
例阅历三旬,贼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旧唐书·吐蕃传》
英experience;
⒉ ;或历任的职务。
例阅历浅。
引证解释
⒈ 经历。
引《旧唐书·吐蕃传下》:“﹝ 吐蕃 军﹞十五万众,围我 盐州 数重……閲歷三旬,赋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四。”
⒉ 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引元 方回 《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之一:“苦辛厌奔驰,忧患饱閲歷。”
清 薛福成 《登泰山记》:“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閲歷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冯雪峰 《蛙和蚯蚓和大地》:“他们经过了平原,许多河流,乡村和城市,看见过各种不同的地形和建筑,听见过各种不同的言语和最好的音乐,阅历得更多。”
⒊ 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
引清 申涵光 《春过》诗:“性好遨游贪懒出,身多閲歷晚知非。”
田汉 《<电影戏剧表演术>序》:“正因为到了四十之年,学问和阅历都达了相当成熟之度。”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生活的阅历和积累,不是专凭主观愿望可以有的。”
⒋ 犹履历。
引明 张居正 《明制体以重王言疏》:“盖以恩例概及,比之考绩不同,故以賚被为荣,不必详其閲歷,此制体也。”
⒌ 逐一考察。
引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臣自履任至今,每细心閲歷各属员,其庸碌无长、贪劣废弛者,俱不足论,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
国语辞典
阅历[ yuè lì ]
⒈ 经历、经验。
引《老残游记·第七回》:「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文明小史·第三〇回》:「究竟老表弟在官场阅历多年,说来的话总还好听。」
近履历 经历 经验
分字解释
※ "阅历"的意思解释、阅历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大头仔自信是因为他眼光浅,没见过大世面,有些夜郎自大;古峰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卷入过风口浪尖的人,他的自信,来自阅历,来自锤炼,来自骨子里。
2.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3.用人理念: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讲资力更讲贡献;讲道德更讲风格。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5.我们可以通过博览群书努力学习,以及由浅入深、由狭到广的生活阅历提高自己的精神内涵,然后通过思想、行为表现出自己个性。
6.必须保持一个新的出发点。如果你总是一次一次出发,就能不断地战胜所有的困惑。感觉是不会衰竭的,总会有不断拍摄的欲望。随着不断成熟,瞬间的捕捉变得越来越容易,体验越来越敏感,阅历越来越迷人。
7.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8.岁月,为您增添了皱纹、华发和沧桑;也馈赠给您阅历、成就与坚强。此刻,您就象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庇荫亲朋、美丽大地!老大哥,祝您生日快乐、永远年轻!
9.他一生走南闯北,阅历很丰富。
10.放得下,是因为能看得开。而看得开,要仰仗于两个方面:一要心足够大,一要阅历足够沧桑。其实阅历沧桑了,心也就大了。概括一点上,就是心要辽阔。心辽阔了,人生才能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