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guó

治国


拼音zhì guó
注音ㄓˋ ㄍㄨㄛˊ

繁体治國
词性动词

治国

词语解释

治国[ zhì guó ]

⒈  治理国家政务,使强盛安定。

安邦治国。

administer a country; manage state affairs;

引证解释

⒈  治理国家政务。

《礼记·大学》:“治国在齐其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野老治国于地利,騶子养政于天文。”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以治国,武以捍难。”
《陕北民歌选·移民歌》:“三山低,五岳高, 毛主席 治国有勋劳。”

⒉  安定、太平的国家。

《庄子·人间世》:“治国去之,乱国就之。”
《管子·明法》:“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

国语辞典

治国[ zhì guó ]

⒈  治理国事。

《礼记·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治国以礼,民无怨声。」

⒉  政治清明百姓安乐的国家。

《荀子·富国》:「其耕者乐田,其战士安难,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礼,其卿相调议,是治国已。」

乱国

分字解释


※ "治国"的意思解释、治国是什么意思由恒初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从不购买并穿戴华贵衣服以摆显赫地位,“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为了实现著书立说以资治国借鉴,近20年不分日夜,废寝忘食,经常抱病工作。

2.古为燕赵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寓意得名。

3.明白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真相"之后,就了然于这些国家领袖治国之道为何这么本末倒置。

4.二百十一、成事要深谋远猷,这是古往今来的治国经验。

5.修身讲礼仪,和善待人人敬重;理家讲礼仪,和睦持家家康宁;兴国讲礼仪,和谐治国国富强。礼仪花常开,文明树常青。

6.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确立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塑造更加生气蓬勃、昂扬向上的国民精神,增强国家民族凝聚力,这已经成为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经验。

7.他的新副总统boediono,前任央行董事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技术专家治国论者,尤多约诺先生储备其他德才兼备的人士,让人憧憬新内阁的诞生。

8.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社会上层建筑发生巨大的变革,因而造成礼崩乐坏,暴露出以礼治国的危机。

9.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抛开制度变革不谈,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如果体制有毒,个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

10.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