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宋徽宗字体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宋徽宗字体为什么叫瘦金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宋徽宗(赵佶)独创的书法字体。
1、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2、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3、但是宋徽宗的书法存在着柔媚轻浮的缺点,这也许是时代和他本人的艺术修养所致,但他首创的瘦金体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后人竞相仿效。既以开创了一大流派的书体。
4、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充满祥和的气氛。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眼睛,更加生动、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二、宋微宗创造了哪两种字体
1、宋徽宗赵佶(1082-131),宋神宗第十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2、宋徽宗创造了一种书法字体————瘦金体(或瘦筋体)亦称有“鹤体”的雅称!古代以“金”易“筋”,对御书的尊重。
3、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
4、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5、瘦金体作品代表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三、宋徽宗创造的瘦金体是一种怎样的字体有什么特色
瘦金体是一种瘦挺爽利毛笔字体,其特色是暗藏锋芒。
宋徽宗所创造瘦金体最大特色就是暗藏锋芒。瘦金体讲究瘦挺爽利,绝不拖泥带水,尤其是一撇一捺显现出侧锋如刀,暗藏锋芒。笔者认为:从整体感官上来说,瘦金体确实把“金”在五行文化中沉静肃杀这一特性体现了出来。因为瘦金体瘦挺爽利并且暗藏锋芒。所以瘦金体虽然瘦,但是感官上绝不小,反而给人一种苍劲力量感,感到一种含蓄内敛气势。也正是因为瘦金体这些独特风格,所以非常难练习,体现在历史中,就是瘦金体名家寥寥无几,除了创造者宋徽宗之外,其他知名瘦金体名家几乎没有,像颜真卿这类如雷贯耳名家更是没有。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难学也是瘦金体一个特色。
瘦金体除了瘦挺爽利暗藏锋芒外,还有三个特点:不能一气呵成,笔画转角苍劲有力,瘦而不弱。以下详细介绍这些特点:
1、瘦金体不能一气合成:这也算是瘦金体一个重要特点,瘦金体不像很多字体一样讲究一气呵成,而是一板一眼,横平竖直来刻画。这并非就是说瘦金体没有整体感,反而瘦金体整体感很强。
2、瘦金体笔画转角苍劲有力:这算是瘦金体独有特点,其他字体大多是笔画转角非常圆润过渡过去,而瘦金体苍劲有力转角就刻画出了其独有骨感,令人感到枝节有力。
3、瘦金体瘦尔不弱:这是瘦金体整体特色,瘦金体确实字如其名,很瘦,但是一点也不弱,字体更像一个暗藏锋芒之精干之人。给人一种苍劲力量感。对比来说,正楷给人磅礴大气感,那么瘦金体就给人一种内敛含蓄大气感,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猛兽。
OK,关于宋徽宗字体和宋徽宗字体为什么叫瘦金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