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北寺塔(苏州北寺塔简介)

很多朋友对于苏州北寺塔和苏州北寺塔简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北寺塔得名的由来和古今的变迁

苏州北寺塔(苏州北寺塔简介)

北寺塔(又称报恩寺塔),古刹报恩寺乃苏州璀璨之明珠。它位于苏州古城之北人民路1918号,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佛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为中国著名的江南古刹之一。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相传是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称通玄寺。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改为开元寺。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59年)重建,易名为报恩寺。

二、北寺塔附近有哪些免费景区

在北寺塔附近,有一些免费的景区可以参观。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您的行程安排、交通方式和住宿建议:

1.孙武纪念园:这是一个免费的风景区,位于北寺塔附近。您可以直接前往游览,欣赏园内的美丽景色。

2.苏州博物馆:这是一家免费的博物馆,位于北寺塔附近,展示了苏州历史和文化的深度。您可以花上半天或一天时间,仔细品味这座博物馆的丰富内涵。

1.公共交通:您可以选择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前往北寺塔。苏州的公共交通网络发达,有许多线路可以到达北寺塔站。

2.出租车:您也可以选择乘坐出租车前往北寺塔。在市区内,出租车比较容易找到,价格也比较合理。

1.北寺塔附近有许多酒店可以选择。您可以在网上搜索或在当地旅游咨询中心获取相关信息。

2.如果您希望在市中心或景区附近住宿,也有很多选择。您可以在网上搜索或在当地旅游咨询中心获取相关信息。

总之,北寺塔附近有许多免费的景区可以参观,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行程。在交通方面,公共交通和出租车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住宿,您可以在北寺塔附近或景区附近的酒店中选择。

三、北寺塔建于什么时候

1、北寺塔位于苏州平门内。其所在地北寺(后称报恩寺),最初为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孙权为报母恩所建。在进门入口处的北塔胜迹牌坊正面便有知恩报恩四个大字。厚重的石牌坊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孝子孙权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孙权的母亲即吴国太,大家对她应该很熟悉,因为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在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招亲的精彩故事。苏州是孙吴早期的政治中心。孙权还在今盘门内建造过普济禅寺。今殿宇俱废,尚存一北宋瑞光塔,见证了当时该地亦为佛法兴盛之地。佛教于东汉时传入中国,江苏第一次大量修建寺庙则是在东晋南朝时期,苏州三国时期所建的报恩寺和普济禅寺是属于较早的了。后来随者孙权领土的不断扩大,偏居东南的苏州对于江淮一带的军事行动难以作出快速反应,已不再适合作为孙吴的政治中心。于是孙权开始了西迁,从苏州(吴郡)到镇江的铁瓮城,然后到南京的石头城、再到湖北鄂州的吴王城。最终定鼎南京,揭开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序幕。

2、现在的北寺塔是经过金兵南下破坏之后于南宋绍兴年间重建的。她以独一无二的高度,脱颖于姑苏诸多宝塔之中,与虎丘塔双双成为苏州的象征。苏州是全国保存宋代古塔最多的城市,仅市区就有5座宋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宋以前的宝塔则少有存世,这是因为宋代的造塔技术相比之前代有很大的提高。于是一大批宝塔经历了千年的雨打风吹,奇迹般地保存到了现代。

3、苏州报恩寺塔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八角九层,砖身木檐,是南宋平江(即今苏州)城内重要一景,在《平江图》碑中已经刻出,现称北寺塔,仍是苏州城主要大街的重要对景。报恩寺塔内部为双层套筒,八角塔心内各层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各层有平座栏杆,底层有副阶(围绕塔身的一圈廊道)。这些,都与山西释迦塔相仿。但副阶屋檐与第一层塔身的屋檐是一坡而下,没有重檐。与释迦塔不同。砖砌塔身每面分三间,正中一间设门。木结构部分曾经清光绪年间重修,檐角高耸,又在平座上加了许多擎檐柱,已部分改变了原样。副阶柱间连接有墙,平面直径30米,与释迦塔相近;塔全高达76米,比释迦塔高出将近9米。全塔虽尺度巨大,但层数比释迦塔多出4层,比例也比释迦塔高细,加上檐角高举,在宏伟中也蕴含着秀逸的风韵,仍体现了江南建筑艺术风格

关于苏州北寺塔和苏州北寺塔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转载请说明出处内容投诉
恒初网 » 苏州北寺塔(苏州北寺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