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齐桓公管仲鲍叔,以及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高考作文发言稿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管仲、鲍叔牙、齐桓公这三人是什么关系
1、管仲、鲍叔牙、齐桓公是春秋时期人物,而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两人素有“管鲍之交”的美誉。管仲在当时是属于连孔子都对其毕恭毕敬的政治家,鲍叔牙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的伯乐。
2、齐桓公,吕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吕小白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吕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
3、管仲,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4、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而闻名于世。
5、鲍叔牙早年时期辅助吕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协助小白取得国君之位后,向小白推荐自己的好友管仲作为丞相。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协助下,顺利地开展了齐桓公独特的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种教化,使齐国迅速改变局势,由弱变强,而齐桓公也因此而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
6、而管仲在鲍叔牙的推荐之下,成为国相,任职期间,对齐国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敌,九合诸侯。可以说,齐桓公能成为霸主,管仲是功不可没的重要角色。
7、很多考生可能不知道,管仲一开始并不是辅助吕小白的。当时鲍叔牙在辅助吕小白的同时,管仲在辅助自己的主公公子纠,而公子纠正是吕小白的竞争对手。在公子纠被击败之后,管仲不计前嫌地接受鲍叔牙的推荐,来到了吕小白的身边,并而开展管仲辅助齐国走向强大之路。
8、齐襄公时,齐国政治混乱。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而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营国。在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孙无知杀死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死无知,并讨论重立君主。高、国两家事先暗地通知了小白回国。
9、鲁国听说以后也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了菖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这时小白早已兼程赶回齐国,高立他为国君,是为桓公。
10、此时,鲍叔牙给鲁候写信,称公子纠是齐桓公的兄弟,不忍心杀他,但请鲁国帮忙杀掉公子纠,而公子纠身边的管仲请鲁国帮忙送回来,如果不执行有,齐国将会向鲁国发兵。鲁国人看信后便杀了公子纠,将管仲囚禁送回。
11、齐桓公准备杀管仲时,鲍叔牙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优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便听从他的建议,假借杀仇血恨之名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拜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12、一开始,管仲认为这一切都是鲍叔牙的安排和计谋,但后来齐桓公选择吉祥的日子、隆重的礼节来迎接管仲,这让管仲感觉到齐桓公对自己的重视和信任,之后管仲便放下芥蒂,接受齐桓公的贤达大度,以齐桓公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齐桓公还斋戒了三天,拜管仲为国相,并称其为“仲父”。
13、但齐桓公在巅峰时刻,并没有能效仿前人,忽略了居安思危,走进了享乐世界,吕小白齐桓公蒙蔽了自我,从而导致齐国走向没落。
二、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1、一、小白与纠争国君王位:
鲍叔牙生在富裕人家,是齐公子小白的老师,管仲家贫,是公子纠的老师。管仲才华出众,智慧超人,鲍叔牙对他赞赏不已,两人虽家境不同,但自小就是很好的朋友,彼此相知相识,成为莫逆之交。
2、鲍叔牙生在富裕人家,是齐公子小白的老师,管仲家贫,是公子纠的老师。管仲才华出众,智慧超人,鲍叔牙对他赞赏不已,两人虽家境不同,但自小就是很好的朋友,彼此相知相识,成为莫逆之交。
3、齐国当时很乱,为避祸,公子小白随鲍叔牙出奔莒国,公子纠随管仲出奔鲁国。管鲍两人相约,将来不论两位公子谁做了齐国国君,我们都要合力辅佐,务使齐成为最强的一个国家。
4、得悉齐襄公故世,管鲍两人,各陪着公子小白和纠回齐国争夺王位。路上四人相遇,素有神箭手之称的管仲,为护主举箭射向小白,小白口吐鲜血,应声而倒。这一箭其实并未射中小白,机智的小白,假装被射中,他咬破舌头,倒地不起,骗过了聪明的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小白这一瞬间的反应,其聪明就非常人所及。等管仲和纠到了齐国,小白早已登上了君位。
5、面对一个要射杀死自己的凶手,小白要杀之而后快的心情是值得体谅的。鲍叔牙站在辅佐小白的立场,力加劝止,认为建国之初,得一人才不易,何况当时各为其主,情有可原。更对小白说:「如果国君胸无大志,只想把齐治好,我鲍叔牙就有这个能力,如果你要称霸称王,则非管仲不可」小白是胸有大志的人,最终接受了管仲,但并未重用,才有不听管仲之言而善自伐鲁之举。
6、鲁是一小国,自知不敌齐国,但齐既主动来犯,战是败,不战也是败。这时有一乡野村夫,曹刿(音贵)自荐称懂兵法,鲁王情急无人敢战之下,就用其为三军统帅,战场上齐军一再击鼓攻击,曹刿皆不出战,即使齐军极尽辱骂挑衅,曹刿仍不下令出战。直到齐军三通攻击鼓起,曹刿乃下令击鼓迎战,大败齐军,鲁王大喜。
7、曹刿说这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8、齐军丢盔卸甲大败而归,齐国民众扶老携幼在城门口翘首以待亲人归来,迎到的却是一具具尸体,顿时人们声声呼唤阵亡将士的名字,那副景像,撕人心肺!管仲此时才惊觉管仲阻他伐鲁是有先见之明的。
9、这一战齐军死了三千将士,小白深感无法向国人交待,回国后,始感受到管仲劝阻他伐鲁之用心。但此时的管仲心灰意冷,气小白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言,心生辞去之意他现在唯一可做的就是写下他的治国策略,请鲍叔牙转交给小白。他从牧民、形势、权修、立政、到兵法、霸形、霸言。桓公看后惊讶管仲的奇才,乃亲自向管仲请罪。继而就有金台隆重拜相之举,拜管仲为仲父。
10、齐桓公对管仲从「仇人」到「任而不用」到「金台拜相」最后「拜为仲父」,完成他一生伟大的事业。
11、我曾经替鲍叔牙策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挫败,陷于困境,鲍叔牙不以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顺与不顺。我曾多次作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以为我无能,他知道我没有遇上好时机。我曾多次打仗多次怯战,鲍叔牙不以为我胆小,他知道我母亲需要我奉养。公子纠失败,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牙不以为我无耻,知道我有胸怀天下的大志。真所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啊!
12、鲍叔牙对管仲那种知贤、荐贤、让贤从不为流言中伤的友情,一直流传后世,为大家交友的典范。管仲病危时,桓公问管仲鲍叔牙可继宰相否?管仲却说,鲍叔牙太正直,见不得人身有一点瑕疵,这种性格,律己则可,责人则不可,水至清不养鱼啊!鲍叔牙听后笑说,管仲公而忘私,不讲私人交情,这正是我尊敬他推荐他的原因。
13、管仲临终之时,一再劝桓公「去竖刁、除易牙、远公子开方」其理由是:竖刁自宫入事桓公,身且不爱安能爱君!易牙烹其子以膳公,弗爱其子,安能爱君!公子开方,弃母久宦,其母不爱,安能爱君!
14、但桓公在生活上仍然离不开这三个弄臣,最终齐桓公还是败在这三个小人身上。
15、管仲死,桓公请鲍叔牙为相,鲍叔牙以将此三人赶出宫为条件,桓公乃令三人离开宫中,后来因在饮食起居上不能少了这三人,乃私自将其招回,鲍叔牙怒而辞官而去。最后桓公身体日衰,三人专权,众人皆不得接近桓公,桓公之子又争执不断,桓公死后十一日,尸虫爬出才知桓公已死,但诸公子仍争立不休,死后六十七日始得入殓,春秋五霸之首,何等强悍!何等风光!孰能料最后的人生结局竟是如此的凄惨!
三、管仲,鲍叔牙,典故是什么
1、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知很深。
2、他们两人曾经合伙做过生意,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他家里穷呀。”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而且他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
3、这时,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且三次逃跑。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4、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
5、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决辞掉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国。齐桓公于是重用管仲。
6、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7、为了使齐桓公成为诸侯之长,管仲在外交上协助齐桓公做了许多努力。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国救燕。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
8、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国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管仲让齐桓公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管仲献计让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
9、前654年,管仲,齐桓公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
10、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此次盟会齐桓公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管仲的外交战略获得了很大成功,使齐桓公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齐桓公管仲鲍叔和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高考作文发言稿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