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南泥湾开荒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南泥湾开荒的知识,包括南泥湾开荒的意思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一、南泥湾为什么开荒
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南泥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 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代表了一种力量和一种精神——南泥湾精神!
二、什么叫做南泥湾开荒
1、南泥湾开荒是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著名的大生产运动。
2、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3、改革开放以来,南泥湾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建设,特别加强了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4、1992年4月,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南泥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6、1943年2月,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泽东亲自为该旅4位领导干部题词,给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并嘉奖了三五九旅全体将士,命名为“发展经济先锋”。
7、同年3月,延安文艺界劳军团和鲁艺秧歌队80多人赴南泥湾劳军,萧三、艾青、田方等致慰问词。
8、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歌舞《挑花蓝》唱道:“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满(呀)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
9、从此脍炙人口的名歌南泥湾诞生,后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唱,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都知道陕北还有个好江南--南泥湾。
三、南泥湾开荒是在什么时候
1、南泥湾开荒是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是一条纵横十余公里的溪谷,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由于那首脍炙人口民歌的传诵,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稻田百顷、山岭葱绿、清波涟涟的江南风光。
2、上个世纪40年代以前,这里还属一片荒山野岭。太平洋战争前后,自然灾害加上日军、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遭遇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粮食、医药、棉布、子弹、食盐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奇缺。
3、1940年5月,朱德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协助毛泽东指挥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加强边区防务,他下令从晋西北调三五九旅回陕甘宁边区。这样一来,粮食困难更加突出。
4、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朱德提出在不妨碍部队作战和训练的前提下,实行屯田军垦。于是,就有了3年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在南泥湾除开荒种地外,还挖了1048孔窑洞,建起了602间平房及大礼堂一座,置办农具、家具1万多件,打造出了“陕北的好江南”。
5、南泥湾精神,是我们党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1939年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我们的处境异常艰难,边区干部群众、抗日军民面临没吃没穿的窘境。
6、在严峻的历史关头,我们党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八路军359旅进驻南泥湾开荒种地、保障供给。到1944年,全旅播种面积扩大到26万亩,收获粮食3万石,成为了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7、时至今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仍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和动力之源。但伴随着世界格局大调整、大变革,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8、我们要想在逆境中成功突围,就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支点,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掌握战略的主动权。
9、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在南泥湾感受红色旅游
10、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延安时期不忘初心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关于南泥湾开荒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