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问题,以及和中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哪些
历届(1901年-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如下:
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
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
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
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9、1909年:伽利尔摩·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0、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
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
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
13、1913年:卡末林-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
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17、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
18、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1、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22、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
23、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
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
二、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是分别是获得了什么奖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以及华裔一览
1、李正道:1926年生于上海,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华裔,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李元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5、朱迪文:1948年生于美国,华裔,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6、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7、高行健:1948生于江西,法国华裔,2000获诺贝尔文学奖。
8、钱永健:1952年生于纽约,美籍华裔化学家,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9、高工: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英国华裔科学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0、莫言,中国人,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1、屠呦呦,中国人,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有哪些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哪些人
1、丁肇中·物理学奖,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2、李远哲·化学奖,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因后来在台湾从政而放弃美国国籍)1986年,李远哲和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3、朱棣文·物理学奖,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1998年6月5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4、崔琦·物理学奖,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5、赛珍珠·文学奖,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6、钱永健·化学奖,1952年出生于纽约,美国华裔化学家,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2008年10月8日钱永健与马丁·沙尔菲、下村修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7、李政道·物理学奖,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8、杨振宁·物理学奖,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9、高行健·文学奖,1940年生于江西,获奖时为法国国籍,2000年获诺贝尔获文学奖,时年60岁。
10、高锟·物理学奖,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英美双国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的博伊尔和史密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
11、莫言·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2、屠呦呦·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