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两处茫茫皆不见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两处茫茫皆不见是什么意思,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全诗
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碧落是天庭的意思,黄泉是地府的意思,在这里可以把碧落和黄泉理解为两个尽头,极处的意思,这句诗代表的是一种决心和无奈,找遍九天之上,寻遍九地之下,却还是,茫茫不见,所寻不得.到处都找不到,
2、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3、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4、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5、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6、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7、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8、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9、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是什么意思
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意思是:升天入地遍寻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
2、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原文较长,节选如下:
3、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4、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5、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6、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7、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8、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9、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1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11、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孤灯油尽君王仍难以入睡。
12、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13、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14、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15、临邛道士正客居长安,据说他能以法术招来贵妃魂魄。
16、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他接受皇命,不敢怠慢,殷勤地寻找,八面御风。
17、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遍寻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
18、《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
20、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21、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22、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2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恨歌(白居易长篇叙事诗)
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出自何处
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2、在这里可以把碧落和黄泉理解为两个尽头,极处的意思,这句诗代表的是一种决心和无奈,找遍九天之上,寻遍九地之下,却还是,茫茫不见,所寻不得。
3、这两句是说的一种花叫彼岸花这是一种传说中的花是黄泉路边唯一的景致,此花只开于黄泉路上,花开叶不见,见叶花不开,叶子和花不会同时出现。
4、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两处茫茫皆不见和两处茫茫皆不见是什么意思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